国家“十五五”规划研究的六大前瞻要点
一、引言
“十五五”规划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规划。“十五五”规划要在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二十大部署安排,结合当前及未来五年发展环境新变化,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谋划
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当前,国家和地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结合国家“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内容,预测“十五五”规划将会重点
关注以下方向。
二、“十五五”规划将延续“十四五”规划的部分重要方向
2.1 科技创新
“十五五”规划继续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延续了“十四五”期间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2.2 区域协调发展
“十五五”规划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这些都是“十四五”期间已经提出并将继续深化的战略。
2.3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的一种发展理念。“十五五”规划继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延续了“十四五”期间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三、“十五五”规划的前瞻要点
3.1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相关领导表示,要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把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在“十五五”规划中,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体现在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
进制造、生物技术和先进通信网络等未来产业的重视和投入上。这与“十四五”规划相比,更加突出了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前瞻性研究和布局。
3.2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
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五五”规划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成为一个显著的新侧重
点,意味着国家将更加重视科技领域的独立自主和创新突破,旨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通过强化科技体系的整体效能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升
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3.3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实现科技现代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其着力点包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协同联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尤其是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优化重组、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以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的强化,显示出国家在“十五五”期间将更加注重创新体系的效率和协同作用,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
3.4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是其重要特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重要力量。“十五五”规划将会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特别是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
合方面,意味着数字技术将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3.5 新支柱产业培育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领导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
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成为“十五五”
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关注具有快速技术突破、强大带动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这预示着中国产业结构将加速向更高附加值和更绿色智能的方向转型。
3.6 深化市场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要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必须深化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化配置
改革。多地在“十五五”前期研究中强调在国资国企、垄断行业、要素配置、市场体系等领域的深化改革,显示“十五五”期间,中国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效率。
四、结语
“十五五”规划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规划。它在延续“十四五”规划部分重要方向的基础上,呈现出诸多新的
前瞻要点。通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将加大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等未来产业的投入与布局,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
更加重视自主创新,解决核心技术瓶颈,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成为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等措施,提高创新体系的
协同性与效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支柱产业培育将加速产业
结构向高附加值、绿色智能方向转型,以新兴和未来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十五五”规划的科学制
定与有效实施,将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顺利迈向2035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